发达
国家
疫情整体
边际
改善,美元年内
涨幅全部回吐相对于新兴市场的失控,
发达国家出现疫情整体边际改善。
有外界
疫苗追踪显示,
全球27个最富裕国家中,超过三分之一
的人接种了新冠疫苗,而这些国家的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11%。
随着疫苗注射加速开展,发达国家经济稳步复苏,4月MarkitPMI显示
美欧主要国家制造业景气度维持高位,
美国和英国服务业PMI大幅改善,也带动发达国家股市涨幅明显超过发展中国家。
在欧洲主要国家之中,英国疫苗普及率最高,经济势头也最强劲,而德国政府已将今年的GDP增幅预期从1月份所料的3%上调到了3.5%,可以看出疫苗普及对于经济复苏的作用较大。
在
外汇市场投资时,
有很多
心理因素会导致失败。
一个常见的情况是,
投资者面对
越来越多的
损失,甚至知道自己不再幸运,但往往因为犹豫不决,没有
做出果断的行动,
变得越来越不坚定。
沉沦越深,损失越大。
壮士断臂,一断就断。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许多通胀因素可以
在未来数月得到化解。
美联储不应当过于注重一个可能的结果。
我正密切留意美国经济形势,以评估其是否为临时性的。
美国经济处于
转型期,摆脱疫情所造成的影响还需要一段时间。
9-
11月份将可以看到更清晰的美联储政策信号】【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美国的通胀前景面临大量的不确定性。
应当
讨论针对
新冠肺炎流行病疫情所推出的那些应急工具意想不到的影响。
在经济转型期,美联储对政策的讨论是
良性的。
重申美联储应当宜早不宜迟地讨论减码QE的态度,宁愿提前
放松
脚踩加速器的力道,也不愿意过后踩刹车】 SWIFT被美国主宰的确不假,除了该机构的董事长常年由美国人担任外,作为一个覆盖全球的银行间跨境相互通信与
结算系统,SWIFT的结算工具主要是美元,而且全球所有国家的贸易与投资往来都须经过SWIFT进行结算,美国也经常拿SWIFT当做武器对相关国家展开制裁,也就是限制或者取消使用美元的资格。
在这种情况下,天下自然苦秦(SWIFT或者美元)久矣。
但是,苦水也只有往肚子里吞,毕竟全球至今还没有找出一个可以“去美元”的有效药方,即便是有了像
数字
人民币这样的法定数字
货币新面孔,也并不意味着其就可以成为取代美元的力量。
不错,数字人民币可以独立于SWIFT之外运作,但交易永远是双方或者多方的,如果在SWIFT之外采用数字
人民币结算只有一方
尤其是中方的主张,再顺畅的交易与结算通道恐怕也是功能式微。
换言之,数字人民币要得到国际市场更多的认可,必须具备超过或者与美元齐身的价值,比如币值稳定、流通广泛与汇率自由等,显然人民币还不能完全显示出这些优势。
既如此,摆脱了SWIFT而采用数字人民币结算的数量也将十分有限,相应地对美元的“挤出效应”也会非常微弱。
还有一点必须提醒的,无论是采用什么货币工具结算,国际市场上的贸易品尤其是大宗商品都是用美元来计价的,也就是说,即便脱离了SWIFT用数字人民币结算,前提都是建立在美元作为价值尺度基础之上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数字人民币
改变的只是贸易工具的结算形式,并没有改变对美元的价值依赖这一核心内容,从而也就没有动摇美元的基础性支配地位。
实际上,按照官方的表述,数字人民币包括DC(数字货币)和EP(电子支付系统)两个部分,其中DC代表的是流通中的现金,即所谓的M0,或者说流通中的纸币量,而EP代表的则是流通与支付渠道,也就是线上代替线下、银行支付之外还有非银支付。
显然,数字人民币改变的只是法币形式与使用方式,而任何一种货币的本体价值或者实际影响其实并不会因为这样表观的改变而改变,尤其是在国际汇率市场与全球贸易活动中,美元也不会因为数字人民币的出现而自惭形秽,反倒可能是一切照旧。
否则,全球目前那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搞法定数字货币,美元早就无用武之地了。
其实,照美元在全球的功能地位与市场影响力,目前任一非美货币均不可与其同日而语。
在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达60%,国际贸易投资支付的份额中美元占比超过40%,同时全球40%的债务以美元计价,90%的外汇交易都涉及美元。
另外,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篮子中,美元也一直稳居第一。
这样的国际货币体系很长时期将很难重塑,因为支撑美元在价值储存、交换媒介和记账单位长袖善舞的不仅只有美国在全球领先的经济、科技和军事综合实力,也有美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所产生的强大购买力与美元输出力,更有美元自身稳定的信用背书。
这种情况也说明,只要美国不主动改变国际货币体系,任一货币都不具备可以取代美元的较大概率,其中包括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并不会因任一或者多个国家货币形态的变化而作出改变;反言之,只要美元不数字化,即使有人民币、欧元等主要货币的数字化,也很难撼动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