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健的
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货币供应量和
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
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就外部形势而言,虽然
美国实施了新一轮经济强刺激政策,部分新兴市场
国家开启加息进程,但我国货币政策应
保持定力,不应“闻美起舞”。
他认为,我国一方面应密切观察,做好政策储备,严防输入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应坚持“以我为主”,努力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既要更加灵活适度,也不能搞“
大水漫灌”。
当然,货币政策并非“
万能药”,一些深层次问题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逐步解决。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的方向,孙国峰在会上表态:“下一步,
关键是把自己的事办好,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保持定力,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
同时,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形势变化,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以我为主开展国际
宏观政策的协调,保持好宏观政策的领先态势。
”周四
美股收盘时刻,
2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数分钟内下跌3个基点,这让交易员们感到疑惑。
分析认为,这与美联储一位高级官员当时的讲话有关,因为讲话引起了美联储将加大20年期美债买入力度的猜测。
纽约联储执行副行长洛根(LorieLogan)隔夜在讨论
一级交易商角色时称,美国财政部去年恢复了20年期
国债发行,“导致
流通中的20年期国债规模增多”。
她
还说,由于通胀挂钩
债券(TIPS)的发行量增加速度一直慢于附息债券,近期债券净发行
预计也将保持
高位,“我们预计债券持仓的结构将继续演变”,“我们
计划对所购买品种进行微小的技术调整,并更加频繁地更新对所购品种的分配,以便与名义国债和通胀保值债券的流通供应量大致成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