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轮经济和通胀复苏中,
中国在
货币政策调整和
利率
走势上明显领先于
美国。
从短期利率来看,DR007
中心已从去年4月1.5%的低点反弹至2.2%左右,而美国联邦
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一直维持在0~0.25%之间。
从长期利率来看,我国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从2.48%上升到目前的3.25%,而美国10年期国债在去年8月才见底,目前只
有1.7%。
因此,美债收益率的上升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QE缩减、
加息等政策调整,不会像2017年那样引发中国人民银行的后续加息。
国内货币政策和利率走势仍将/以我为主/。
.
英镑兑欧元将在
三个月内达到1.2050,六个月内回落至1.19(即
欧元兑英镑三个月内
跌至0.8299,六个月内回升至0.8403)。
Milho称,预计英镑今年会进一步走强,但我们也认识到英镑已经涨了一段时间,已经消化了很多利好因素,如果英镑近期出现一定程度回调,我们不会感到意外。
机构分析:
纽元
兑美元创
4个月
新低,
跌破0.70后恐进一步走软 纽元兑美元 持续低迷,跌至四个月来的新低0.6975附近,
延续了昨日的大幅下跌。
新西兰政府宣布了一系列为房地产市场降温的措施,缓解了新西兰联储的加息压力,被视为持续打压纽元的关键因素。
除此之外,普遍的避险情绪令美元受益,并进一步推动资金流出风险较高的纽元。
在
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激增和欧洲一系列新的封锁措施的背景下,投资者转向了谨慎;从技术角度看,跌破心理关口0.7为进一步走软奠定基础。
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
5月末,我国
外汇储备
规模为32218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236亿美元,升幅为0.74%。
专家表示,今年我国经济
总体延续稳定恢复
态势,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将继续为外汇储备规模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企业和金融机构需重视风险防范,客观看待外汇储备规模和人民币(6.3915,-0.0058,-0.09%)汇率水平的变化,积极适应双向波动常态。
外汇市场延续稳定态势 “2021年5月,外汇市场运行延续稳定态势,市场交易总体保持理性有序。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5月,国际金融市场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疫苗进展、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及通胀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非美元货币总体走强,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有所
上涨。
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后金额上升,加上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数据显示,5月美元指数(90.0136,0.0377,0.04%)下跌,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总体上涨,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有所上涨。
其中,美元指数下跌1.6%收于89.8;在非美元货币中,欧元(1.2187,-0.0003,-0.02%)上涨1.7%,英镑(1.4172,-0.0008,-0.06%)上涨2.8%,日元下跌0.2%。
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0.5%,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上涨1.6%,日经225指数上涨0.2%。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近期全球经济整体复苏向好,外需改善带动我国
出口保持较快增长。
5月,以美元计价的我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7.9%,连续5个月保持在20%以上的较高增速区间,贸易顺差455.3亿美元,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形成支持。
积极适应双向波动常态 王春英表示,当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仍面临较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今年我国经济总体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将继续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预计下一阶段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以双向波动为主,外汇供求将保持基本平衡。
”温彬表示,目前全球经济恢复尚不充分,不同经济体之间存在较多不协调不同步因素,企业和金融机构应重视风险防范,客观看待外汇储备规模和人民币汇率涨跌,积极适应双向波动常态,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做好汇率风险管理,防止汇兑损失对稳健经营形成冲击。